bb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159|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80后游子网上祭扫成新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5-4 20:42: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华报业网讯 清明将至,晨报记者通过网络和路边调查发现,即使有3天的“微”长假,大批“漂”在南京的80后年轻游子,因种种原因,也并不打算利用3天假期回乡扫墓。他们中的一批人,开始接受近年兴起的网络祭祀,除了上专业性祭祀网站,写博客、论坛发言、织“清明节微博”等,都成为他们遥寄哀思的首选,而远离家乡的中老年人多数还是选择返乡到墓园祭拜。

  【有传统的】

  中老年人还是选择到墓园祭扫

  离清明小长假还有一周时间,刚刚过去的周末,扫墓高峰提前到达,记者观察发现,这其中,以中老年人为主。

  昨日早晨6点半,南京市普觉寺墓园门口的路就不是很好走了,人车混杂道路拥挤,差不多7点钟的时候,该墓园内部400个车位全部停满了。张明跃经理看着手上的统计报表“人数8000人”、“车辆430辆”介绍,当天入园的人数估计要接近15万人。而全市当天到墓园扫墓的人数超过了50万人,到目前为止,全市预计的扫墓人流量才一半,也就是说还有一半人要集中在清明节的三天小长假来祭扫,这三天期间前来祭扫的人大多数是从外地赶回来的,或是有家人在外地利用假期赶回来的。

  记者在普觉寺采访时刚好遇到了一位从上海开车回来扫墓的周先生,44岁的周先生家住白下区朝天宫附近,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上海读了大学后便留在上海工作,后来便定居在上海,以前父母健在时,一般在春节的时候回南京,如今两位老人先后都过世了,他每年清明都会赶回南京来祭扫。“虽然时间很赶,但是觉得很值得”,周先生说,原先也有人跟他说路途遥远在家里祭拜一下就行了,可是他并不觉得很折腾,毕竟清明一年一次,实在割舍不下,而且不到父母的墓前上香磕头,总觉得心里不安。

  “到墓园来扫墓还是中老年市民扫墓的首选,有的人住得再远,就算是国外,也会赶回来。倒是这两年,年轻人明显少了。”张明跃告诉记者,虽然清明节前后交通拥堵,但是绝大多数讲究传统的中老年人,还是宁愿风尘仆仆,亲自赶到先人的墓前祭拜,献上鲜花、供果、食品,挂上几串清明吊子,有的还会焚烧纸钱,燃放鞭炮,“这也算是人年纪大了,一种落叶归根的传统风俗习惯吧。”

  农民工兄弟路边拜遗像烧纸钱

  清明期间,不是所有外地人都可以放假的,也不是所有人都会网上祭扫的,在南京打工的农民工,特别是建筑民工就面临这么一个实际的问题,他们因为没有假期,不可能回家祭扫,也没有电脑甚至都不懂怎么上网,他们又怎么过清明呢?

  记者近日在将军路附近工地的马路边时常能够看见天黑的时候有人在烧纸钱,一问才知道这是在工地打工的农民工,因为回不了家,就把家人的遗像朝着家乡的方向“请”到了路边,一边焚烧纸钱一边对着遗像祭拜。云南来此做建筑工的刘师傅告诉记者,他们每年都在外面打工,清明的时候从来没有假期,只能打个电话回家告诉妻子给上辈扫墓的时候记得帮忙跟上辈“打个招呼,说自己在外打工”,让妻子代自己多烧点纸钱,自己也会在南京的工地附近买些纸钱烧给他们。“不能不烧吗?”对于记者的这个问题,刘师傅连忙说“不可以”,他说虽然人在外地没办法回去,但是烧纸钱是他们那的传统,不烧自己心里也不安。

  在这处工地的不远处,是一家四川人开的小饭店,记者便向他们了解清明节扫墓的一些情况。老板姓胡,他告诉记者,他们一般也只有春节的时候才回去半个月的时间,其他时间都在南京做生意,清明是他们那很重要的日子,因为回不去,只能在这里把父亲的遗像拿出来,摆上一些供品,点上香,一家人给老人家磕头,然后到路边去烧些纸钱。

  【有现代的】

  网上建公墓祭拜:85后主打

  清明祭扫能够返乡自然最好,但如果加班或者离家太远,没法及时赶回去,该怎么办呢?记者采访中发现,从学校毕业不久、刚开始在宁打拼奋斗的85后年轻一代,更“流行”在网上建公墓祭拜。

  上周六晚8点,南京一家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软件助理工程师小赵在员工宿舍里静静地打开电脑,点击网络收藏夹中“天堂在线”纪念网,进入为他爷爷建立的纪念馆,轻轻点击鼠标完成上香、献花、敬酒、上供等一系列程序。他凝望着爷爷的相片,继而埋下头,为故人默哀三分钟。

  “因为返乡路途遥远,我就在网上给爷爷建了座公墓”,小赵表示,因为刚在南京找到工作,所以除了春节,他很少回甘肃老家,清明期间自然更赶不及返乡祭扫。

  前不久他在“天堂在线”纪念网申请了付费纪念馆,年费40元通过支付宝打给网站账户。小赵说,今年清明还是会选择网上祭祀,他已经设置了“提醒服务”,清明那天网站向用户发出提醒通知,“网上祭祀是与爷爷建立一种心灵联系的方式”。

  昨日下午,记者登录了国内某家专门从事网上祭奠的网站,线上不少网友为故人建立了虚拟纪念馆。每一座纪念馆都有一个馆名和相对应的馆号,截至2011年3月26日,馆号已至601160,可见建馆人数之多。

  每一个纪念馆里,都设立了生平简介、相册视频、生前文献、祭奠留言、追忆文章等。访问者可以选择献花、点歌、献供、点烛、上香、烧钱、祭酒、留言等祭奠方式。祭奠与访问总排行第一的“天使在身边——龙龙”纪念馆的访问人数已达1543491。只要点击鼠标、敲打键盘,每个悼念者都可以献上一束鲜花、点一支蜡烛,写下追思和感怀,有的还可以给逝者的亲友发一封电子邮件。记者跟这家网站管理人员联络时,对方透露,“一般都是80后90后的网友比较多,我们的主打人群,集中在85后的时尚青年。他们多在外地读大学后开始工作,节奏快压力大,相比中老年人,他们觉得不一定到现实的墓地去,只要心里有挂念有哀思就可以,所以更能接受这种网上建公墓祭扫的方式。”

  祭祀新平台:微博、论坛都挺火

  除了专业性的祭祀网站,几大门户网站也将在清明时节适时推出相关专题。2009、2010年腾讯公益网专门设立了“文明祭扫、低碳先行,思念让爱长存”清明节专题,祭祀墙的墙面上贴满了网友的缅怀和祝福,每页几十条,前后达703页。

  还有不少文采飞扬的网友,通过撰写博文的方式,表达对内心深处难以忘却的逝者的哀思。浏览近期各大网站关于清明节的专题,记者注意到,大批被多次转载的祭奠博文,都发表在博客、论坛中。或者有一些博客主人逝去后,数位祭祀者在其博客上留言、献花、点燃烛光。

  南京大学的大二学生小高,最近正在忙着“织”清明节的“围脖”。 小高说,今年微博那么火,接近清明节的时候,扫墓祭祀一定会跃上微博热门排行榜,他就想着在网上写点文字,形式无所谓,心意到就好了。该校在读研究生小何则认为,微博祭祀和传统扫墓比起来,优势在于安全、环保,不会造成浪费、不会诱发火灾,也不会滋生民间大肆修坟的风气等,低碳环保而且还经济。

  在南京大学小百合BBS里,记者还看见,有不少网友表示,如果没法回家乡进行私人祭扫,可以考虑所在城市的公祭活动。每年高校青协会都会在清明节组织志愿者到江东门纪念馆、雨花台等烈士陵园扫墓。另有一位网友于近日在小百合BBS中贴出了三年里寻找的18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他表示“清明当天还会去利济巷看一看”。

  【专家看法】

  社会学者:民俗有断层隐忧

  “这群年轻人更愿意接受‘网上祭祀’,并不奇怪。他们年轻,思想相对开放,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而且对家族史可能不太了解,感情也不及老一辈深刻。”南京大学社会学张博士觉得,80后“漂一代”越来越多地选择网络祭奠,一方面,反映了他们在紧张的现代生活中,为生活为工作或是为学习而忙碌,为节约时间金钱成本,而把对故乡对故人的哀思,放在平日接触最多的网络上进行。

  但另一方面,她认为:“3天小长假,原本就是国家安排的法定假日,以便大家传承民俗,利用这个难得的假期回乡,跟亲人团聚,去踏青、扫墓、祭奠先人;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距今已经有2500多年历史,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借网络之便,‘省’去了这个节日最重要的形式——上坟踏青,关键是,他们在十年二十年之后,就是这个社会的中坚阶层,不能不说,这样的趋势,折射出一种民俗断层的隐忧。”  通讯员 刘琳 记者 端木 倪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沙发
发表于 2011-5-5 00:02:00 | 只看该作者
我顶!闪人~~~~~~
板凳
发表于 2011-5-6 00:02:13 | 只看该作者
嗯,不错哟!
地板
发表于 2011-5-7 00:02:04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5#
发表于 2011-5-8 00:02:02 | 只看该作者
吓死我啦~
6#
发表于 2011-5-9 16:33:26 | 只看该作者
我顶!闪人~~~~~~
7#
发表于 2011-5-10 03:44:3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加油!~
8#
发表于 2011-5-11 00:02:10 |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1-5-12 10:55:28 | 只看该作者
留个脚印~闪
10#
发表于 2011-5-13 00:02:0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帖子实在是写得太好了。可是我立刻想到,这么好的帖子,倘若别人看不到,那么不是浪费楼主的心血吗?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我终于下定决心,牺牲小我,奉献大我。我要拿出这帖子奉献给世人赏阅,我要把这个帖子一直往上顶,往上顶!顶到所有人都看到为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